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喬塞‧薩拉馬戈,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葡萄牙作家,以87歲高齡過世

FERNANDA EBERSTADT著
Underhillchen轉譯

原文詳見: http://www.nytimes.com/2010/06/19/books/19saramago.html?WT.mc_id=AR-SM-E-FB-SM-LIN-JST-061810-NYT-NA&WT.mc_ev=click

葡萄牙作家喬塞‧薩拉馬戈,曾於1998年以結合實驗性的超現實主義與反諷風格的農民現實主義小說贏得諾貝爾文學獎,日前於星期五在勘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的藍札諾特(Lanzarote)自宅過世。

據喬塞‧薩拉馬戈基金會(josesaramago.org)的網站公告,作家的死因為久病後的多重性器官衰竭。

外表高挺嚴肅,舉止具有一種拘謹、學校校長式風度,薩拉馬戈以《巴達薩與布莉穆妲》(Baltasar and Blimunda)與《盲目》(Blindness)等小說贏得國際性的聲譽。(其中《盲目》被改編成電影,由巴西導演佛南多‧梅瑞爾斯(Fernando Meirelles)執導,2008年上映。在臺灣,小說《盲目》中文版由時報出版社出版,電影則譯為〈盲流感〉於2008年10月31上映。)

他是第一個贏得諾貝爾獎的葡萄牙語系作家,據他的長年好友與編輯澤費理諾‧科爾賀(Zeferino Coelho)所述,其著作賣出超過200萬冊。

薩拉馬戈的另一本小說《一隻大象的旅程》將於之後發行英文版,由霍頓‧米夫林‧哈考特集團出版(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薩拉馬戈堅定的共產主義立場就與他的小說一樣出名。晚年他運用身為諾貝爾獎得主的身份在世界各地的國際會議中發表演講,隨行還有他的太太,西班牙記者皮拉爾‧德里奧(Pilar del Rio)。他曾描述全球化為新的極權主義,並哀悼當代民主未能抵制跨國企業的力量。

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他們所知道的薩拉馬戈來自於他在2002年旅經約旦河的西岸(West Bank,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邊界)時發表聲明,他表示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的方式就如同納粹大屠殺(the Holocaust)。

作為一名專業的小說家,薩拉馬戈其實是後起之秀。他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23歲,隨後而來的則是30年的沈寂。他在五十歲後半時才變成全職的作家,在這之前他作過各種工作,從車廠技工、安穩的政府公務員到印刷產品經理、校訂員、翻譯與報紙專欄。

在1975年,一場反政變推翻了葡萄牙共產黨於前年所發起的革命,而薩拉馬戈則因為是里斯本《新聞日報》(Diário de Notícias)的責任編輯而被開除。一夜之間他與其他著名的左翼份子都成了真正的無業遊民。

「被開除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時刻」薩拉馬戈於2007年接受紐約時報雜誌的訪問時表示「它讓我停下來及反省。它是我重生作為作家的契機。」

讓他在首次在文壇上展露頭角的作品是個歡鬧的愛情故事《巴達薩與布莉穆妲》(Baltasar and Blimunda)。小說背景設定在18世紀的葡萄牙,描述三位奇人被宗教裁判所威脅的倒楣事蹟:他們一個是製作出一架飛行器的異端牧師,其他兩個則是幫助牧師的一對戀人──巴達薩,一個獨臂退伍軍人;以及布莉穆妲,一位女巫的女兒,眼睛具有X光視線。

小說進行到某一段,這對情人決定在一間乾草棚裡暫避一宿,「還有什麼更令人心曠神怡的味道比得上翻過面的乾草、」薩拉馬戈寫道「比得上毛毯下的身體,比得上吃著槽中抹料的牛群,還有冷風穿過乾草棚縫隙傳來的香氣,以及應該是月亮的香氣,眾所皆知有月光時,夜似乎有種不同的香氣,因此就算是無法分辨日與夜的盲人,也會說月亮正閃耀著,聖路濟亞(St. Lucy)既然已創造了這樣的奇蹟,剩下的就真的只是吸氣的問題了,是的,我的朋友們,向晚時分的月兒是多麼光亮啊。」

這本小說,英文版發行於1987年,為薩拉馬戈贏得了一位熱情的國際追隨者。評論家厄文‧豪(Irving Howe, 註1) 讚揚它結合了「尖銳的現實主義」與「詩意般的幻想」,並形容薩拉馬戈是「歐洲懷疑論者之聲,諷刺文風的鑑賞家。」

「我想我聽到他的散文迴響著啟蒙時代的敏感、尖刻以及敏銳。」豪表示。

2008年在紐約時報的訪問中被問到薩拉馬戈的成就時,詹姆士‧伍德(James Wood, 註2) 寫道「喬塞‧薩拉馬戈既是一個前衛份子,也是傳統主義者。」他那長條無間斷的散文,缺乏傳統的標點,例如分段落與引語號,或許看起來難以親近而近於現代主義,但是他慣常將小說中這樣的敘事轉化為一種「鄉村合唱曲」,使其看似農民的樸拙,也使薩拉馬戈能夠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伍德表示,一方面它允許作家「徜徉在單純的說故事當中」另一方面也「反過來暗諷故事中那天真單純的敘事者所道出的『真理』與純樸。」

似是而非的悖論是薩拉馬戈用來轉化合唱曲的法寶。他是一個好鬥的無神論者,一直認為要不是宗教的話,人類歷史將遠更為和平,而他的小說也總是預留了神的問題。

他的小說《耶穌基督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 Christ),其中一段描述耶穌在十字路口為神的罪向人類道歉。這個段落被一些信徒認定為褻瀆神明,其他人卻認為具深刻的宗教性。1992年葡萄牙政府受到羅馬天主教施壓,阻擾這本書進入歐洲圖書館獎的競逐名單,此後薩拉馬戈選擇自我流放到堪那利島,那裡是西班牙的領地。

薩拉馬戈貧困的出身並沒有為他預定好往後賣文人的生活。他在1922年出生於阿辛哈格(Azinhaga)的一個村落裡,位於里斯本東北方60哩,童年大部分的時間是被他的外祖父母所養大,而他的父母則在大城市裡找工作。

在他的諾貝爾頒獎典禮演講中,薩拉馬戈以讚美的口吻提到他的外祖父母,他們是不識字的農民,冬天時分像他們所飬養的小豬般睡在同一張床上,也是這樣的外祖父母傳授給他對於奇想與民俗的愛好以及對自然的崇敬。

在薩拉馬戈最後的幾本書裡,最感人的一本是記述童年回憶的《記憶拾零》(Small Memories)。在其中,他詳述了從外祖父母的鄉間小木屋搬遷到里斯本的傷痛,當時他的父親已加入了里斯本的警察隊。幾個月後,他的唯一的哥哥因為肝炎而過世。

薩拉馬戈喜歡對人提及他的姓氏是怎麼來的。他的真實家族名是德索沙(de Sousa),但是在七歲那一年,他在第一天上學時秀出他的出生證明,結果發現家鄉村落裡的辦事員將他登記成喬塞‧薩拉馬戈。「Saramago」的原意是「野萊菔」(wild radish),是一種鄉村人在苦日子時拿來充飢的植物,也是他父親在家鄉的渾名。

「我的父親很不高興,不過既然這已成為兒子的法定姓名,那他也只能接受了。」在2007年的專訪裡他如此說道。上學後家境仍舊清寒,他在回憶錄裡說,每年春天他的母親會把他們的毛毯拿去典當,並祈禱在冬天前能夠將它們贖回來。

雖然他是個好學生,但是家裡的經濟狀況仍迫使薩拉馬戈在12歲時放棄中學校(grammar school)的學業,轉學到職業學校,並在那裡訓練成為汽車技工。

然而,他卻很少寫到對他而言最難以忍受的影響:即自1926年至1974年統治葡萄牙的法西斯政權。他的公認巨作《詩人里卡度‧雷伊斯逝世那年》(A Year in the Death of Ricardo Reis)也是他唯一直接處理薩拉查獨裁政權的小說。

小說背景設定在1936年,此時的歐洲處於希特勒、莫索里尼(Mussolini)、佛朗哥(Franco, 註3)與薩拉查(Salazar, 即葡萄牙的獨裁者)的勢力下。這本小說敘述了書名主人翁的故事,主角是一個住在巴西的醫生兼詩人,當他聽到朋友法蘭度‧佩索亞(Fernando Pessoa, 1888-1935)去世的消息後,他回到法西斯政權下的里斯本。法蘭度‧佩索亞是葡萄牙偉大的現代詩人。

這本書如夢境般地交織著歷史現實與錯覺,原因是里卡度‧雷伊斯其實是法蘭度‧佩索亞用來出版許多韻文詩的化名之一。隨著情節發展,佩索亞的鬼魂與他另一個虛構的自我逐步走向那毛骨悚然的相遇,其中的寓意乃是對於身份與虛無,詩與權力之間的深刻沈思。

在最後的幾年,薩拉馬戈小說中的寓意性變得越來越明顯。在小說如《盲目》中,整個城市被盲流感所侵襲,使得市民又回復到野蠻時代,讀者很容易可以看出其中關於人類文明的脆弱性的強烈寓意。

薩拉馬戈與艾爾達‧雷伊斯(Ilda Reis)於1944年結婚,是他第一段婚姻,最後於1970年以離婚收場。除了他的妻子以外,他與德里歐於1988年再婚。他生前由薩拉馬戈‧瑪鐸斯所撫養,是他第一次婚姻中的女兒,此外他還有兩個孫子。

「薩拉馬戈在最後的25年中足以與任何西方世界中的小說家並列」評論者哈洛‧布魯姆在2008年為這個訃聞所做的訪談中表示「他就相當於菲利浦‧羅斯(Philip Roth)、鈞特‧葛拉斯(Gunther Grass)、湯瑪斯‧品瓊(Thomas Pynchon),與唐‧德里羅(Don DeLillo)。他顯然具有多方面的天份──他曾是一個偉大的喜劇演員,此外身為一個作家,他同時具有驚人的誠摯與嚴酷的尖刻。很難相信他將離開人世了。」


註1: Irving Howe(1920-1993),美國著名左派文學與社會評論者,創立民主社會主義者組織委員會(Democratic Socialist Organizing Committee)後併入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Socialist of America)。豪在世時創立期刊《異議》(Dissent)內容主要專注在政治與文化,他也曾經評論過湯瑪斯‧哈代、威廉‧福克納等人的作品,並致力於推廣猶太意第緒語文學。

註2: James Wood(1965-)為英國《衛報》文學評論主筆,他同時也是《新共和》的資深編輯,並在《紐約客》撰寫文學評論,現為哈佛大學文學批評教授。

註3: Francisco Franco(1892-1975),西班牙獨裁者,於1936年發動政變推翻人民陣線政府,並在之後三年的內戰中獲得勝利,在西班牙境內實施獨裁直到去世。畢卡索著名的〈格爾尼卡〉(Guernica)就是為了批評佛朗哥發動內戰而畫。



gold coast link
gold coast link Counter